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環境治理的重要性更加凸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就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升到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高度。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就須不斷創新環境治理的理念和方式。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環境治理歷程同經濟發展歷程高度耦合,環境治理方式轉變的節點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節點。總體來看,我國的環境治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建章立制階段(1978—1991年)。改革開放伊始,鄧小平同志曾連續兩次對治理漓江的污染情況作出重要批示,并督促相關部門采取一系列治污舉措,以實際行動揭開了中國環境治理的序幕。這一時期的環境污染程度相對較低,環境治理主要依靠行政、法律等手段,以監督促治理,以監督促保護。第二階段為規模化治理階段(1992—2001年)。鄧小平同志的南方談話加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全國在開展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的環境污染問題。這一階段的環境治理主要以總量控制為核心,同時啟動大規模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第三階段為治理模式轉型階段(2002—2012年)。在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和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大的過程中,全國各地的環境污染形勢更加嚴峻。這一階段的環境治理從“先污染后治理”轉向“預防在先,治理在后”,并逐步開始由末端治理向全過程控制轉變,但環境質量總體上并沒有明顯好轉。第四階段為綠色治理階段(2013年至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環境治理也進入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問題,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國家發展戰略被放在優先位置,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提出和框架的構建開啟了綠色治理的新篇章。在這一階段,黨和國家陸續出臺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并在各項工作中抓緊落實,從而形成了新時代環境治理的中國樣本,這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1.綠色治理理念日益強化。近年來,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概念在黨和國家重大會議和重要文件中出現的頻次大幅增加,從“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到“綠色發展”,從“千年大計”到“根本大計”,從“兩型社會”到“美麗中國”,治理理念的革新帶來的是環境治理重要程度的不斷增強。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山論”,更是生動形象地闡釋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辯證關系,成為綠色治理的方向指引。
2.政府綠色治理能力有效提升。一是治理機構逐步健全。改革開放40年間,中國的環保機構經歷了多次重組,從臨時機構逐步升格為國務院直屬部門,其重要性不斷增強。尤其是2018年生態環境部的組建,體現了污染防治與生態監管的有機統一。二是治理機制的日臻完善。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落實,新《環境保護法》的頒布、跨區域聯合防治協調機制的建立、覆蓋海陸空的各項規章制度的實施,體現了黨中央系統治理環境的決心。另外,環保督查長效機制、河長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以及環保稅開征等,也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三是治理手段不斷創新。傳統的環境監測技術和人工執法手段使環境治理的時間和范圍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而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化治理手段的推廣加快了環境治理手段的創新,使治理效果產生了質的飛躍,如生態環境部啟動的“千里眼計劃”大大提升了監管能力和治理水平。
第三,市場化的綠色治理模式逐步完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改變了以往“誰污染誰治理”的模式,為專業治污市場主體的培育和發展創造了空間。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原環境保護部聯合印發的《關于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的意見》提出“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的基本原則,意味著我國環境治理從過去的行政命令、政府控制階段過渡到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階段。2016年,《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的發布標志著全國碳市場的啟動,這進一步為市場化手段推動節能減排提供了制度基礎。
第四,人民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顯著增強。公眾是環境污染的見證者和受害者,同時也是環境治理的參與者和監督者。以往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公眾參與環保的積極性相對不高。近年來,中央環保督查制度和公眾平臺使得許多環境污染問題不斷曝光,公眾環保訴求表達渠道日趨暢通,形成了全民關注環保的良好氛圍,這都為綠色治理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而2015年原環境保護部頒布的《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則為公眾參與環保事業提供了制度保障。
縱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環境治理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綠色治理理念的強化、能力的提升、模式的完善和意識的增強共同加快了生態環境治理的步伐。面向未來,我們應當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和協同治理體系,加快從末端治理為主向源頭預防為主轉變,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二是充分借助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提升環境治理能力,積極推動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在環境治理領域的應用,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的精準性,促進綠色治理朝智慧化方向發展;三是加快構建多元主體有效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通過相應政策措施積極引導企業以市場化機制廣泛參與,并打造相關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和個人有效參與的氛圍和平臺。我們有理由相信,深入踐行綠色治理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的美麗中國將更快成為現實。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方法